Page 36 - PN142
P. 36

  芽笼和芽笼士乃,是新加坡东部 的老社区。疫情后,芽笼著名 的红灯区,红灯不再高挂,芽笼的原 色反而越发显得明晰。 溯源:芽笼之名 莱佛士1819年登陆新加坡,1822年对市 区进行规划,将不同族群分置在不同的 街道区域,马来人从新加坡河河口迁至 芽笼。19世纪后期的芽笼渐渐成为马来 与阿拉伯富商的聚居地,当中包括阿沙 卡夫 (Alsagoff)、阿卡夫 (Alkaff)、阿裕尼 家族 (Aljunied) 等。 芽笼之名有多种源说:一、开埠初 期,洋人在芽笼种植椰子,芽笼士乃原 名为“芽笼卡拉巴”(Geylang Kelapa), 其中“kelapa”即意为“椰子”,而老 地图上确有椰园;二、“Geylang”的拼 写可能来源于马来语“kilang”,意为 加工厂;三、“芽笼”也可能指的是新 加坡的原住民“加冷”(Orang Kallang); 四、芽笼其实是福建话的“鸡笼”, 因“鸡笼”的福建话读作“kei-lang”, 与“Geylang”发音相似。 后来芽笼成为阿拉伯商人的聚居 地,当中的阿沙卡夫家族在此改种香 茅,于是“芽笼卡拉巴”改称“芽笼士 乃”(Geylang Serai),“serai”正是马来 语中的“香茅”。 阿裕尼来自阿拉伯豪门家族,1820 年起在新加坡创业。其中,赛·奥马· 宾·阿里·阿裕尼 (Syed Omar bin Ali Aljunied) 和伯父早在新加坡开埠后,应 莱佛士之邀到新加坡进行贸易,后来成 为本地富豪。阿裕尼家族先后在新加坡 兴建了六座回教堂,包括新加坡最古老 的甘榜马六甲奥马回教堂。 宗教的森林 芽笼处于城郊之间,初期即是移民聚集 地,有些鱼龙混杂,但是因为交通便利 且房租便宜,因此许多劳工会选择住在 这里。芽笼看似与不远的金融区格格不 入,但却是真正的大世界。 不同种族的移民在此聚集,宗教信 仰不同却能和睦相处。远离家乡的人都 有浓厚的原乡情结,因此芽笼的教堂、 庙宇、道观、宗祠等建筑鳞次栉比,总 An old wooden house that looks like an ancestral hall on Geylang Lorong 26. Many huts were built on stilts for ventilation, as well as to avoid floodwater, pests, or rodents. Once common in Changi and Tampines, they are a rare sight today 芽笼26巷,在一块被圈起来的空地有一栋类似祠 堂的老木屋,取名“南亭”。如许多早期的甘榜木 屋,建在木桩上的高脚屋可能是为了通风,或避免 水患、害虫或鼠害。从前的樟宜与淡滨尼的乡村地 区常见这类木屋,今已鲜见 数过百。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在此 区扎根,也被称为新加坡宗教组织密度 最高的地区,几乎是五步一庙,十步一 宗祠,随意走走,几条小巷中必有会馆 或宗祠。 纵横老建筑 芽笼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少有高 楼,老店屋外墙常以温和的颜色搭配, 街道小巷交错纵横,如陆地上的东方威 尼斯。紧密相连的小型老建筑隐身在岁 月里,穿街走巷,有时候觉得昏暗暧昧 又充满神秘,好像王家卫的电影氛围。 新加坡的发展脚步如此之快,唯芽笼仿 似跟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无缘,而随遇的 它也不介意是否跟上。 马来族群和阿拉伯族群聚集的芽 笼,也有很多中式建筑,除了庙宇,还 有一些传统大屋,不过这些房子或多或 少混搭南洋风情,颜色相对鲜艳,在街 区内显眼别致。 24小时不打烊 清晨六点半,新加坡还在半沉睡中,芽 笼却已是一番生机勃勃的热闹景象。路 上到处可见刚下夜班的客工,或买买菜 和日用品,或在吃早餐;而另一组客工 则随意坐在马路牙子上,等候罗厘接载 上班。在芽笼营业的超市,无论是连锁 超市、小超市还是外地超市,多是24小 时营业,以不打烊的服务陪伴着这些连 轴转的城市螺丝钉。 而芽笼的早餐档口已有东北肉饼和 小米粥,北方口味悄然入驻,四处涌动 着各种变与不变。  36 - popularnews 142 


































































































   34   35   36   37   38